湖南科技大学

报刊:《湖南科技大学报》

版面新闻

  • 我当过学生记者

    摘要:  大学毕业到参加工作,一转眼就三十年。期间,除本职工作外,我当过特约的通讯员、记者、评论员。但让我难以忘怀的,是曾经作为湘潭矿业学院校报学生记者的那段时光。  那是1987年的初春,校报编辑李意民老师把几名学生召到干净明亮的院图书馆会议室,宣布聘任我们为学生记者,到会的领导给我们发了聘书。那时的学校规模和学生数量尚没如今的样子,一期校报也不过八开四版。学生记者全校只选五位,在众多同学中被选中,并成功获选,我很激动,也感觉很光荣。  只是惭愧,我为校报写的作品不多,印象里像样的堪堪三篇。其中一篇通讯,是记录班级在涟邵矿务局牛马司煤矿作生产实习。我在实习间隙时间,对同学们的表现每天进行记录,从邮局投给校广播站,进行连续报道。那时邮件很慢,直到实习结束回校,我还听到学校广播里播着我采写的稿子。心头一热,便翻出底稿,综合成文,于是这名为《实习,一次全方位曝光》的长篇通讯,在校报上一展风华。  学生记者,本质上说,还是学生,讨论文字的时间并不多,印象中规模最大的集中活动,是和文学社的同学们一起,到当时的煤校进行交流。在当校报学生记者的同时,我们也在地质系党总支、学生会的支持下,办起了刊名为《今日地质系》的系刊。系刊简陋,不过是一张八开的纸,印了个红色的刊头,其余的全靠自己手刻蜡纸,再放在简易的油印机上,推着油滚筒印。系刊记者名额颇多,记者团也随之成立了,本人自封记者团团长,和地质系的同学们刻版印刷,“不亦乐乎”。  系刊主要以同学们的文学作品和通讯为主,只在第二十七期专门对院里座谈进行了综合报道。后来,为了更显得艺术性,我们商量着把《今日地质系》的刊名改成了《香花石》。香花石,是由地质学家在湖南发现的第一种矿物。用它命名我们自己办的系刊,既暗含地域特色、又具专业特色,更有一种追求和艺术气息在里面。毕业后,系刊便交给后来的学弟学妹们。  参加工作后,对写作的爱好依然初心未改。在校图书馆自学的写作知识的基础上,我又在工作单位找同事借来汉语言文学专业全套教材,通学一遍。在下矿井跑现场、编制技术报告及图纸等专业技术工作之外,也会抽空写点稿子。那是一种纯粹跟着感觉走的写作,写新闻、诗歌,也写小说、散文。单位的宣传领导对此很赞赏,因我为单位的宣传作了贡献;企业报的编辑也喜欢,他们认为基层又多了一名通讯员。有人认为这是不务正业还出风头,但我仍是闷头工作闷头写作。  也就是这几十年断断续续地业余写作,我不仅在《煤炭科学技术》《煤炭技术》《中国煤炭地质》《西部探矿工程》等专业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也先后在《经济日报》《工人日报》《中国煤炭报》《四川日报》《中国青年》等报刊,以及我们当地和企业的报纸上,发表了数百篇作品。如今,我不仅是一名地质教授级高级工程师,还有幸加入了广元市作家协会,实现了“工程师+作家”的梦想。这一切,我想是学生记者的经历影响了我。  回忆起母校的老师和同学,千言万语都叙说不完。谨以此小小片段回忆当年的课外活动,并表达不忘师恩、感谢母校的培养之情。  (作者系1989届湘潭矿业学院地质系煤田地质与勘查专业煤田地质8501班毕业生,现任四川广旺能源发展(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地质测量部部长等。)《今日地质系》 总第二十七期学生记者及文学会员在模拟采访 

  • 湘北建设学院的红色基因

    摘要:湘北建设学院的红色基因   湘北建设学院从1949年8月到1951年9月,先后办了7期,培养干部7365人,满足了湘北20多个县市对干部的迫切需要,还为中央和兄弟省市以及部队输送了一大批人才,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更重要的是,湘北建设学院继承了延安“抗大精神”,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办学,将“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红色基因熔铸在学校的建设发展历程中,成为学校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第一,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为了提高学员对共产党和人民政权的认识,坚定革命信念,树立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学院把思想政治工作放在学院工作的首位。地委选拔了一批政治理论水平较高、革命斗争经验丰富的领导同志担任教学工作,还组织学员参与地方的中心工作。结业前夕,又深入开展思想上的自我清查。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使广大学员树立起正确的政治观、阶级观、集体观、组织纪律观和劳动观。学院副院长张泊泉同志在几十年后回忆当年学习的历史时,仍然激动不已,认为“建设学院一段学习,为坚定自己一生的革命信念,打下了坚实的思想基础,当日所受教育,至今仍在指导着自己的行动。”学员康镜秋和谭元桂结业后分配到岳阳一区工作,发动群众开展“减租反霸,除暴安良,筹粮筹款,支援前线”的工作,被地方反动势力视为眼中钉。1950年4月3日,在西塘惨遭土匪杀害。1950年,224名学员投笔从戎,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赴朝作战,不少优秀学员英勇牺牲,长眠异国青山。第一期学员杨克湘,六十年代担任中共汨罗县委书记,文化大革命中,他坚持真理,始终认为打倒刘少奇、邓小平是错误的,备受迫害而毫不动摇。一生忠诚党的事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广大建院学员集体精神的真实写照。  第二,始终保持和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学院开办时,战争硝烟尚未消散,广大城乡满目疮痍、百废待兴,办学条件的艰苦可想而知。学员们分散居住在市区的几所学校里,都是自带被窝。没有床铺,便去附近农村买来一些稻草,在教室里打地铺。一日两餐,每人每天2钱油、5钱盐,吃的粮食不少已经发霉、发黑了。粮食要自己到湘江码头去挑,煤必须自己到煤场去运。吃饭时以操坪当食堂,一缽菜放在地上,学员八人一席,自持饭缽围地而蹲。没有澡堂,就去湘江边洗澡洗衣服。听课一般集中在院部,学员每人一条小矮凳,列队坐在学坪空地上,教员则站土台上,用尽力气亮着嗓子讲课。没有教材,每人一个笔记本,边听边记录。听完课后徒步返回住地讨论或自习。  尽管环境艰苦,但学员们学习热情很高,没有谁埋三怨四。第一期学员田文在一首诗中描绘了当年的艰苦学习生活和学员们的乐观精神:“地铺同甘苦,糙米布衣裳。台阶作讲席,庭院当课堂。校风师抗大,桃李遍三湘。”校史编写组

  • 悦读

    摘要:悦读

  •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摘要: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   在这世上,最容易也最不容易把握的便是自己的时间。可是有这样一件东西,它如雪中梅般幽香袭人,只要你静静地靠近它,思想交汇碰撞的火花跨越时间和空间燃烧,世间的任何繁琐杂事都无法切断你们思想的激流,掠夺专属于你们的分秒。它是书,是高尔基的进步的阶梯,也是我一生的财富。  “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每个读书人穷极一生也要追求的缟素,也是2018年湖科大第11届“一校一书”活动带给我的阅读体验。“一校一书“让我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享受知识的盛宴,让我重拾读书带来的内心的平和与温柔。就像尼采曾言:“每一个不曾起舞的日子都是对生命的辜负。”南北图和第三图从此成为了我每天的必去之处。南图,是一个与世隔绝的精神天堂,这里没有纷扰没有嘈杂没有琐碎,进入南图大门的人仿佛被施了魔法,成为知识与学问的虔诚弟子,呼吸都变得小声了起来。北图,是一座华丽的知识城堡,它是古今中外最渊博的存在,是每个科大学子心里的巴黎和罗马。第三图,则是令人满心安逸的文化摇篮,满室的书香沁入心扉,这里是心灵休憩的世外桃源,是生活的快乐源泉。  一“页”一世界,一“书”一天堂,“一校一书”活动带给我更多的是对图书馆的感受,我爱图书馆,爱她陈旧的书香,爱她一排排书架、一列列明窗,更爱她积淀了千年的历史篇章。让我在今天还能走上铁马冰河的潇潇战场,让我细细研读史学家们的笔底波澜,让我悲叹于骚人们挥泪写下的亡国之殇。我爱南北图和第三图,她们凝聚了无数为科大默默奉献的领导、老师们的心血,她们集科技、文化、信息为一体,为每一个科大人提供了一个了解知识、学习知识、交流、互动的平台。他们就像是科大学子生命的充电器,短短的一会便能消除生活带来的空虚和疲惫,让每个人用拳拳赤子之心继续迎接生命的一切未知。  鲁迅有言:“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当你从北图的一排排书架间走过,有意无意的抽取一本封面或者书名吸引自己的书,或是大块淋漓的读一场,或是读上几页不喜欢便扔到一边再选,你都享受了最有乐趣又最洒脱淋漓的阅读,这不是一场简单的知识互换,而是思维的选择,是一场知识的视觉盛宴。  大哲学家培根曾说过:“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曾经日日夜夜废寝忘食读过的书的内容早已随着时光流逝化为泡沫,可每本书的精魄却都慢慢融化作灵魂的一部分深深地锁拷在心灵深处,而开启心灵的大锁,却是紧紧攥在图书馆手中。她的博学与睿智不得不让我深深地敬畏、臣服,她更是以自身为典范,教会我沉稳低调做事,满腹经纶做人。是她,让我时刻怀着“少年兴则国兴,少年强则国强”的民族大志遨游在知识的海洋,让我在书山书海中搜罗先贤智者的人生真谛,天南海北中参悟五彩人生。  一束和煦的阳光透过书窗,抬眸,一缕春光铺向心底,窗外,正所谓“春山暖日和风,阑干楼阁帘栊,杨柳秋千院中。啼莺舞燕,小桥流水飞红”的好时节。穆然想起,那年今日,也如这般精致,挥笔为图书馆写下:墨香木卷砌此间,莘莘学子进开颜。俯首馆藏千万卷,只身奉献不羡仙。  补漏趁天晴,读书趁年轻。无论你,来或是不来,图书馆,就在那里,等着你。

  • 空中舞者, 舞出中华魂

    摘要:空中舞者, 舞出中华魂——读 《试飞英雄》 有感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国铸剑,逐梦苍穹;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凌霄踏歌,长空利剑;有这样一群人,他们为国试飞,血洒蓝天。他们是那浩瀚蓝天最美的舞者,舞出泱泱中华之魂。他们,何者人也?谓之中国空军试飞员者也。  蓝天试剑,勇者无畏,临危不惧,泰然处之。正如试飞员李中华所说:“到了接近极限的时候,每向前一步,后果都是未知的。”或许一切都将按计划顺利进行,或许将会发生已有案例的危险,更多的却是还待探索的极限与无法预知的突发事故。或许前一秒安然无恙,而下一秒却可能是万千风云。成为一名试飞员,接受每一次飞行任务需要多大的勇气?当面临从未遇见过的事变时,又需要多强的心理素质才能处乱不惊?  当面临紧急右发停车时,他扫了一眼弹射拉环,立刻恢复了镇定,因为他知道此时的紧张对事故的处理不会有任何益处。他的脑海里回放着种种案例预置方案,熟练地抛油箱,推动操作杆,一系列动作如行云流水。当安全着地后,赢得了阵阵呼声,他依旧是那么淡定自若。他的血脉中,有一种狂野而冷峻的声音,有一种澎湃而内敛的力量,让他穿越云霄,让他热血沸腾,让他沉着冷静,让他笑看风云。灯光幻彩的舞台上,他站着,他的脸上,还是那种淡然、自信的微笑,看待一切如同云淡风轻。他是李国恩,那个永远淡定镇静临危不乱的李国恩。试飞员们怎能少了这种淡然的心境呢?镇定往往有着转危为安的奇效。  国之重器,以命铸之,为有牺牲多壮志。在和平时期,仍有这样一群人,他们所从事的事业,每天都面临着巨大的牺牲。有一句话,是试飞人的共同誓言:图发财我们不会选择试飞,图当官我们不会干试飞事业,但为了新型战机早日装备战队,我们千金不求,万死不辞。万米高空中的生死攸关,不比地面上上刀山下油锅的苦刑,可以有反复的纠缠和煎熬。在死神强大的魔力面前,机会稍纵即逝,每一毫秒都是直达命运终极的考验。每一款新型战机的飞天之路,都是一条试飞血路。每一个接受高难度试飞任务的试飞员,在登机前,又何曾未想过或许此别即是永别?可他们,国有难,召必回,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他们明知道无法预知下一秒将会面临什么样的危险,可他们又何曾胆怯退缩过?当方向舵破损后,黄炳新冷静地对杨步进说: "你别紧张,我也别紧张。万一飞机不行了,你跳伞,我把飞机飞回去。如果我牺牲了,你跳伞成功了,你就把这个情况向上面报告。"杨步进坚定地说: "团长! 你不跳,我也不跳,我要为你鼓劲儿,你往前飞,我跟你往前走!”裹尸马革英雄事,纵死终令汗竹香。他们是真正的英雄,敢于直面生死。还有许许多多为了执行任务而陨落天际的英魂们,我们向你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中弹倒地的英雄依旧是英雄。那一串串貌似平常的试飞数据,寥寥一二十字,内中万千风云,却只有试飞人才能懂得。  试飞人的胸膛中,都盛着一颗鲜红的拳拳赤子心。他们心心念念惦记着的,是伟大的祖国,是国土安全,是航空事业。和平从来就不是一句轻飘飘的口号,它需要无数阵列的大国利器作为丰富内涵和强大背景。没有制空权的国家,逞论国土安全,没有强大的军事航空工业,逞论人民安全。而试飞员们,他们怀揣着一颗爱国心,忠诚地为祖国为人民为航空事业奉献着自己。是他们,在捍卫国家主权,保卫祖国安宁。他们明白大是大非,他们坚守大节大义,他们是为国铸剑的铁血精英。如果他们不是绝对的忠诚,那一次次试飞数据就很有可能会面临被泄露的危险。  航迹承载梦想,蓝天见证辉煌。试飞英雄们,你们是国家之栋梁,民族之脊梁。你们为了航空事业,暂时放下了那儿女情长;你们为了航空事业,浓墨重彩地书写着人生的辉煌。我们有着共同的渴望,渴望祖国将越来越强大,渴望我中华民族傲立于世界之林。你们是那蓝天最美的舞者,舞动着青春,舞动着梦想。

  • “曾是惊鸿照影来”

    摘要:“曾是惊鸿照影来”——写在巴黎圣母院失火之际   2019年4月15日,巴黎圣母院失火,举世震惊,恍若噩梦惊醒。  这座举世无双的建筑,屹立在塞纳河畔已有 850多年之久。多少历史变迁、岁月风霜在其中悄悄留下痕迹,而如今,她在冲天的火光中残缺零落了。一时间众说纷纭,或扼腕叹息,或痛哭流涕,更是传出了法国要重修巴黎圣母院的消息。暂且不谈耗时多久及修成与否,只是,化为灰烬的玫瑰花窗不再聆听过教堂的阵阵钟声,轰然倒塌的尖塔不再仰望过塞纳河畔的潋滟水色,巴黎圣母院真的还会回来吗?  记得初识巴黎圣母院还是在雨果的书里。双面钟楼永远庄严肃肃穆地矗立,背面仿佛是张开的飞翼,93 米的塔尖高耸入云,哥特式建筑的美丽在这里体现得淋漓尽致;战争炮火的洗礼、国王加冕的荣耀、众人朝拜的威仪、艺术珍品的美丽交相辉映,历史的厚重感在此堆砌;卡西莫多与吉卜赛女郎的悲剧使巴黎圣母院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人们不知道古老的钟楼见证了多少爱恨情仇,离合悲欢,乃至命运跌宕,岁月变迁。  雨果写道,“千百年来,塞纳河从她身边静静迤然而过,不舍昼夜,洗涤历史的烟尘;而她亦额头布满沧桑,阅尽了世事风云变幻,不动声色……”她的美丽不仅在于一钟一塔,而在于它承载的那一篇厚重的历史,那一段曾经的辉煌,那一种雄伟的力量。只是,当数百年岁月掠过,景物犹存,风景不再,面对着触不可及的钟楼和几张冰冷的照片,我们只剩无奈。我们又一次感受到了卡西莫多死去时的那一份悲凉,“人们感到有什么东西消失了。这个庞大的躯体已经空了,只剩下一副骷髅;灵魂已经离去,空留着它住过的地方,如此而已。”  文明的湮灭,美丽的消逝,这些年人们经历了太多。当保留了德国建筑风格的济南老火车站、梁思成曾为之痛哭的北京城墙被拆毁,现代化的浪潮掩盖了文明的记忆,再无历史供国人缅怀;机器生产时代的来临,加速了许多传统工艺的消亡,再也无法感受祖先灵动的智慧;城市不断扩大,充斥了广阔的田野,再无充满古朴风韵的青瓦白砖……新式建筑与工艺固然先进,而古老的遗迹已被无情地抛入历史的漩涡中,也终有一天会在人们的记忆里消失殆尽。当一个时代的记忆被无情抹煞,我们又从何处寻找历史的厚重,从何处追寻文物永恒的美丽?  “再也读不到传世的檄文,只剩下廊柱上龙飞凤舞的楹联。再也找不见慷慨的遗恨,只剩下几座既可凭吊也可休息的亭台。再也不去期待历史的震颤,只有凛然安坐着的万古湖山。”余秋雨先生曾在 《文化苦旅》 中发出这样的呐喊,笔锋写尽对历史变迁的无奈。也许楹联犹在,亭台仍存,湖山依然,可惜再没有当年的情怀,再也感受不到灵魂的震颤。  “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惊鸿倩影,美得令人心醉,一如巴黎圣母院,也曾在历史中留下惊鸿一瞥。只是,惊鸿易逝,美丽短暂。面对浩茫历史,渺小的世人,也只好留下一声无可奈何的叹息吧。0

湖南科技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2062次访问,全刊已有1609835次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