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科技大学

报刊:《湖南科技大学报》

版面新闻

  • 橡皮擦的乐趣

    摘要:橡皮擦的乐趣 校园歌曲《同桌的你》有一句很写实却又动心的词:“你从前总是很小心,问我借半块橡皮……”是否有人问我借过半块橡皮,已经无需追忆。都是爷爷辈儿的人了,教孙子将来珍惜橡皮传递的友谊,更为务实。 但我是肯定借过别人的橡皮,只是遗憾没有借出任何火花。因为我借橡皮常常是那种有借无还的,指不定好多人还记恨在心我欠着他们的一块或半块橡皮呢。   曾经的岁月穷得啥也没有,特别是少年时代连橡皮擦也买不起,作业写错了字就用手指头沾点儿口水去擦。我算是心灵手巧的,一般都不会把纸擦破,而且手也不脏,擦过的地方也不会留下太明显的印子。有的野性小子,经常把纸擦破留个窟窿眼儿,或者手脏兮兮擦得满篇青一块紫一块。那时候的老师真有耐心,窟窿眼儿再多,纸面再脏,也从来不批评人,而是提醒大家擦之前把手指头弄(不一定是“洗”)干净,擦的时候轻点儿再轻点儿。   这样的苦日子没煎熬多久,自从长兄到村上当了代课教师,我的学费、学习用具便不再发愁。   上高中之后,不知什么缘由,找到了一大乐趣,就是刻橡皮章。那时候还不知道有各种专用的单面或双面刀片,听人说有刮胡须的刀片就行,于是找城里同学“借”了这种刀片(乡下同学谁家会有这东西),用它在橡皮擦上就可以任意发挥了。什么叫“削铁如泥”?其实我也不知道,不过这刀片削橡皮,比削泥巴更容易,真是随心所欲。   刻橡皮章很容易,先用铅笔在橡皮上勾勒一下图案或字样,再下刀,刷——刷——刷,三下五除二,一枚章就诞生了。橡皮不贵,刻坏了重来,加上较早积累的一点点书法爱好,二者一叠合,一时间居然有些着迷。各种应时、应景的文字、图案都入题,还有模有样地把自己的名、号刻成了“专用”大印,在课本、笔记本、日记本上到处都郑重其事地印上,有时候连上交老师的作业本也印上。不过老师既没有表扬我的橡皮章才华,也没有反对我的这种自我展示。   在那个高考是唯一出路,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残酷年代,高中阶段居然能拥有这么一个小小的爱好,今天回想起来真是一种幸福。   进到大学湘潭师范学院(今天的湖南科技大学前身之一),橡皮章居然派上了正规的用场,“登堂入室”了。   担任系团总支宣传部长的任上,辅导员成俊杰老师要求办一份系刊,取名《小桥》,寓意为“师生之间的桥梁”。高中阶段就是校团委宣传部长出身,办个民间油印或手抄的小报,本为小菜一碟,至于黑板报、手抄报等就更简单了,但到了大学要办一份官方性质的“系刊”,却是大姑娘上轿头一回。如何把《小桥》办得别具一格?办得吸引人?   用上橡皮章,一定是个创意。因为那时候的油印品只能是单色(黑色),要是有红色的印章点缀其中,必令人耳目一新。经成老师同意之后,我精心雕刻了三枚橡皮章,分别是刊名“小桥”(是成老师的亲笔)、刊徽电阻符号欧姆的变形图案(像非常壮实的高高拱起的桥,符合物理系的专业特征)和“赠阅”章(见下图)。系刊很成功(虽然刊行时间不长),特别是这枚“赠阅”章令很多受赠者肃然起敬,搞得这么隆重,比正规刊物还隆重。 随后在一些正文中也偶尔用到橡皮章,既丰富了内容与艺术形式,也活跃了版面。更加令我洋洋得意的是,其他一些同学在我的影响、建议下,也玩起了橡皮章(下图左为物理系8822班的班刊《长天》,刊名由橡皮章制作而成。下图右为本人在浏阳一中实习时指导初180班办的班刊《青春》,刊名为橡皮章)。 手摇油印机已经退出了历史,今天的印刷品电子化程度高速发展,不仅省去了刻钢板的费劲,更没有了色彩单调的苦恼,然而,洋溢青春活力的各种系刊、班刊却明显地少了。今天的青少年,都有了自己的微信、微博,那是更加自由的心灵家园,那是今天的乐趣所在。   时代在进步,但青春的乐趣却是永远都不能少的。 (作者系1993届物理学专业毕业生,现任南华大学党委宣传部副部长。)

  • 胡耀邦题写湘潭师范学院校名

    摘要:胡耀邦题写湘潭师范学院校名 1985年12月13日,乍雪初晴,阳光灿烂,湘潭师范学院在一派欢乐喜庆的气氛中成立。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的胡耀邦同志,是湖南浏阳人,20世纪50年代曾任湘潭地委书记。他对家乡的教育事业发展十分关注,得知创办师院的喜讯后,于11月15日在北京题写了“湘潭师范学院”六个大字,托人带来湘潭。学院成立后,以他墨宝制成的校牌悬挂于学校大成门外。   1985年11月29日,前来湖南视察的中顾委副主任王震在省城蓉园宾馆接见了当时湘潭师范学院党委副书记蒋伟杰。王老年近八旬,不顾连日来工作的疲劳,兴致勃勃地询问学校的基本情况,并指示学校:办好师范教育也一定要坚持邓小平同志提出的“三个面向”。他认为:师范教育面向现代化,就是适应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既注意教育的继承性,又能勇于改革,打破那些束缚人才成长的旧框框;师范教育面向世界,就是要求学校要花本钱引进电脑、电子计算机等新设备和技术,实现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吸收世界各国的教育信息;师范教育面向未来,就是要按照我国20世纪90年代和21世纪建设人才的要求,着力培养好青年教师和青年学生。   学校负责人敬请王老题词,老人家十分谦逊,和大家进行几番讨论后,才说:“好吧,就敬赠你们八个字。”老人站起身来,走向写字台,饱蘸浓墨,挥笔题写了“团结奋发、求实创新”八个苍劲有力的大字。   王震同志题赠的“团结奋发、求实创新”八字校训,既是对学校以前创业精神的高度凝练,也为学院后来的办学指明了方向。1986年秋天,在丹桂飘香、稻浪翻金的日子里,第一届本科新生入校了。为了解决吃、住、学的问题,学校将原来师专农场的食堂扩大作为学生食堂,而把新建的教工餐厅、厨房、浴室进行临时装修,作为教室和临时图书馆。今天的北区教工食堂,就是当时中文系学生上课学习的场所。湘潭师范学院本科教育的第一页便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开启了,昔日寂寞冷清的“黄土高坡”因此而沸腾,全体师生在这片新开垦的处女地上又一次唱响了韶山精神的高歌!   继第一届本科招生之后,到1993年,历史、数学、物理、生物、政教、地理等专业先后都办起了本科。为了进一步明确方向,提升格局,学校于1988年12月27日隆重召开了湘潭师院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制订了学院的建设与发展蓝图,明确了学院的办学指导思想: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持师范教育为基础教育服务,全力在本科层次中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培养大批献身人民教育事业、合格加特色的中等学校师资,为发展我省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会议提出了学院发展的基本目标为“三年入流,八年晋级,十年突破。”即1991年进入第三流的师范院校的行列,1996年跻身于第二流师范院校的行列,1998年学院的重点学科教学和科研工作要取得突破,拿出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   在全校师生的共同努力下,“十年突破”的基本目标最后如期实现。1998年6月23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下发了《关于批转新增博士、硕士学位授予单位的通知》,同意学院为新增硕士学位授予单位,文艺学、有机化学和专门史三个学科为硕士学位授权学科。申报硕士点的成功,标志着湘潭师范学院的办学跃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学院从此进入一个快速发展的历史时期。到合并时,学院占地1263亩,建筑面积达到25.53万平方米,仪器设备3903.5万元,馆藏图书59.9万册,拥有27个本科专业,6个硕士授权点,全日制在校学生9382人,先后为湖南基础教育培养了2万多名全日制本专科生。    校史编写组

  • 文明的韧性

    摘要:文明的韧性   江流日夜,慷慨歌未央。遥望华夏大地几千年来奋斗史,我们就会发现,文明的韧性,便是支撑我们中华文化一脉相承的纽带。   鲁迅说过,“正无需乎震骇一时的牺牲,不如深沉的韧性的战斗。”一个有韧性的民族,绝不向帝国主义低头;一个有韧性的民族,绝不向反动势力屈膝;一个有韧性的民族,绝不向民族割裂主义弯腰!我们是这片华夏大地的炎黄子孙,世世代代都是自强不息的人民。   从戚继光抗倭,到林则徐虎门销烟,“致远号”舰长邓世昌英勇牺牲,这些流血的英雄,永远值得我们尊重;鲁迅弃医从文,朱自清拒领美国面粉,这是有韧性的文人志士;再到女排奋起一击,重夺桂冠,这便是韧性的力量。   中华民族从不缺韧性。正是韧性,让那些英雄在历史的书卷中熠熠发光;正是韧性,让那些精彩瞬间成为永恒的画卷;正是韧性,让无数人绝地求生,重拾希望,造就一个又一个奇迹。   王守仁说:“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未有干;及其有干,尚未有枝;枝而后叶,叶而后花。”唯有坚韧奋发,中华民族才能向上,人民的生活才能幸福。   历史的结局永远不是一蹴而就,生命的苦难,永远不会因为懦弱而减少,却会随着精神的坚韧而愈发强大。正如恒愚法师所说:“生活不是一场又一场悲欢离合的重复,也不是一场又一场阴晴圆缺的啰嗦,而是一次次对生命的理解、融入和超越。”若想逃脱羸弱的樊笼,便只愿中国的年轻人都能拥有生命的韧性,只要向上走,不必听自暴自弃者的话,能做事的做事,能发声的发声,尽我们应尽的责任,让世人感受到坚韧的遒劲,相信沉默终会化为沉潜的力量,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继续向前。 坚韧还可以创造人间奇迹。1998年夏天,我国的那场特大洪水不知冲刷掉了多少人的性命。江西九江防洪墙倒塌之际,在洪水即将吞噬九江城区的紧要关头,数万名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以及广大抗洪干群的心紧密连接起来构成一道道严实的“肉墙”。他们舍生忘死,他们浴血奋战,终于成功将决口堵住,创造了在世界第三大河流上、在超历史高洪水位情况下堵口成功的人间奇迹。   舍生忘死,团结一致,这便是中华文明的韧性。   他们是伟大的,他们永远值得被我们铭记。他们用生命换来的平安为岁月写下了一章章不朽的诗篇,在中华文明史上,留下永久的记忆。   云山苍苍,江水泱泱,中华文明韧性之风,山高水长。

  • 外风内骨

    摘要:外风内骨   风骨,一个千百年来都不曾过时的词。沿着历史的长河追根溯源,风骨似乎在《诗经》 中就已经有所体现了。《国风》 中的诗篇,虽然很多都是以民歌的形式传唱,但比起雅颂这些用于王庭饮宴和祭祀的篇章,似乎更能反映出春秋战国时期各个地域的特色,也可从中品出各国人民不同的风骨。《秦风》中的 《无衣》:“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读起来是那样铿锵有力,那样热血沸腾。这是一种雄浑之风,能使人如临其境,似整装待发。另一方面,它也反映出大秦兵士生死与共的同袍之情,以及他们为保卫和壮大国家甘于牺牲的奉献精神。这或许可以称为秦骨吧!楚国地处南方,自然不乏吴侬柔情。自古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又是何等壮烈豪迈,使人怆然涕下。   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天下大势如此,风骨也与时俱进。战国南北朝各地势力割据,风骨多呈百家争鸣之势。地缘、政策、时局,往往是影响风骨的因素。对于文章画作,人心理想皆是如此。当国家一统,这些不同的风骨就像是被丢进了一个大熔炉,虽不失其自身特质,却因处于一个大一统的时代而被融合成完整的一块,彰显出一个大国的魅力。在这些大一统朝代里,最值得一提的应该就是大唐了。这个自信开放包容的伟大王朝,向世界展现了东方的大国之风。近悦远来,万国朝拜,海纳百川,这就是大唐的外在魅力。唐人自信,骨气自然少不了,不论是遣使外邦,还是出兵征伐,都显出不屈的气节。   说起来,文人墨客们着实与风骨有密不可分的关系。自古名仕们最看重气节,挥毫落笔也追求文风卓尔不群。他们往往穷其一生,为的都是守护自己心中那一片净土,为了捍卫它,一些文人名仕们甚至不惜付出生命的代价。如屈原、文天祥、陆游这样的爱国志士,忠于国家便是他们的风骨。更有趣的是他们喜欢以一些植物为意象,将自己的情怀寄托其中。在他们的心中,所选的意象就是自己精神的外现。他们愿像松柏那样默默地为国家奉献。对于陶潜、林逋这样的隐士来说,采菊东篱、种豆南山便是最好的归宿。而像李白那样的仙人,可能只有明月才是他的知音吧。翩翩君子和妙笔生花是他们给世人的名片,而他们每个人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种信仰和理想,更有一种气节。   风骨,随时而变,随势而动,也正因此而从不过时。在每一个时代,人们都能找到它对自己的价值。外风内骨,中庸之道,造时势,造才俊,成伟业,亦撑起了一个民族的脊梁。

  • 风骨论

    摘要:风骨论 翰墨气象曰风,思想品格曰骨。风也者,身价之高低,官阶之品级,历世之足迹,览物之情不同,而文风殊异矣。骨也者,思想之上下,德行之优劣,怀抱之畅阻,忧思之深浅不同,而文质别同矣。 《左传》云:"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此之谓骨也。古往今来诗人之风骚异矣,屈子之奇丽,宋玉之悲凉,子长之宏博,曹公之古直,太白之飘逸,子美之沉郁,东坡之旷达,稼轩之豪迈。虽情移世迁,姿态万变,然其赤子之心,豪情壮志未易矣!故孟子曰:"我善养吾浩然之气",浩然之气者,骨也。气盛言宜,水大则舟之大小皆载,骨劲肉附,风大则翼之长短者皆翔。故知骨如万丈高楼所起之累土,千里洪堤所筑之砖石,支撑劲健,霹雳锋芒,浑融气象,赈济文纲之所在也! 子贡曰:"虎豹之鞟,犹犬羊之鞟",是风不同也。若立清高,何元亮之平淡与阮籍之晦涩异?若为驻边,何岑参之华丽与高适之枯壮异?若作正雅,何清真之骚雅与梦窗之七宝异?所以之王者之风与庶人异矣。子曰:"质胜文则野",若永嘉时,贵黄、老,稍尚虚谈,理过其辞,淡乎寡味。虽言真意切,情理通达,然文辞不藻,形象不佳,文学之下流者矣。故可知,"西北有高楼"胜"空床难独守","孔雀东南飞"胜"死生长相守","玉阶生白露"胜"思君此何极"。阿房之富丽不在三百余里而在美人珠玉,琳琅满目;岳阳之广博不在湖水浩荡而在朝晖夕阴,气象万千。雕饰藻汇,形容仪表,披霞饰坠,美目点睛之所在也! 文不可无骨,无骨则文质糜烂,昏昏沉沉;文不可无风,无风则叶落枯木,茕茕孑立。骨有高下,高者心怀天下,忧国忧民,低者谄媚阿谀,故作姿态。风有热寒,热者文辞雅丽,真切感人,寒者雕馈满眼,不知所云。古之文人,高骨暖风,思想博大,言辞恳切,如凤穿牡丹,金玉结于红楼;今之文人,低骨寒风,中心败坏,言不由衷,由茅草生野,败絮藏于绿窗。所谓风骨,于今之人不可不深以长思也! 有感于今之文学脱离现实,词贫藻匮作。望启迪文章,再开时代之风气。

  • 摘要:静

湖南科技大学 版权所有 

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图文与本公司无关

京ICP备12019430号-7

本期已有17428次访问,全刊已有1609784次访问